关于2019年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财政决算(草案)和202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一、关于2019年财政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
1.全区收支情况。经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2019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初预算22550万元,实际完成24471万元,为预算的108.5%,同比增长17.2%。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初预算39476万元,执行中因上级新增转移支付补助、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科目调剂等事项,调整后支出预算为66481万元,实际完成6628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7%,同比增长68.2%。
2.区本级收支情况。2019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初预算为14450万元,实际完成15759万元,为预算的109.1%,同比增长17.8%。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初预算为34334万元,执行中因上级新增转移支付补助、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补助乡(街道)支出和科目调剂等事项,调整后支出预算为59319万元,实际完成5912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7%,同比增长72.7%。
3.乡(街道)收支情况。2019年乡(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初预算数为8100万元,实际完成8721万元,为预算的107.6%,同比增长16.2%。乡(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初预算为5142万元,执行中因上级补助增加等,全年支出预算调整为7162万元,实际完成716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38.7%。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19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000万元,主要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年初预算为79012万元,执行中因上级补助、结余结转下年使用等,支出预算调整为162867万元,实际完成162867万元,主要是以往年度出让土地入库资金未清算支出以及市级土地收益分成资金结转下年使用。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因示范区体制原因,示范区无国有资本收益等事项,因此未编制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在市本级管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在宛城区托管,因此示范区未编制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
(四)政府性债务情况
截至2019年底,示范区政府性债务余额167386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41686万元,专项债务余额125700万元。
二、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 示范区按照市人大有关决议要求和批准的预算,坚持依法理财,规范预算执行,加大民生投入,深化财政改革,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调控保障职能,统筹安排资金,着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一)加强收入征管,促进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2019年,示范区主动谋划,强化收入组织管理,树立全方位的收入组织观,既抓主体税种的征收,又抓零星小税种的征管,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税收分析监控,坚持依法征税,确保应收尽收。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4471万元,同比增速达到17.2%,税收占比达83.5%,收入增速和收入质量均连续保持稳定、高位增长。
(二)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着力支持民生改善
2019年在区级刚性收支矛盾异常突出的情况下,示范区紧紧抓住“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这一核心,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将有限财力优先用于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精准脱贫等重点支出,确保工资按时发放,确保基层政权正常运转,确保惠农民生支出落实到位。进一步强化资金统筹,加大投入力度,为打赢“三大攻坚战”提供有力资金保障。一是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扶贫资金管理相关制度,及时将扶贫项目资金分配情况进行公告公示,及时督促区级脱贫部门尽快将资金落实到具体项目和部门,并会同扶贫办研究分析扶贫项目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多措并举,切实加快工作进度。2019年累计安排扶贫专项资金411万元。二是支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年初下达污染防治预算资金100万元的基础上,累计安排污染防治资金889万元,安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1781万元,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污染源普查和辖区内小黄河、马湾河等污染治理项目资金投入,支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三是支持打赢风险防范攻坚战。按照示范区《政府债务风险控制和化解方案》、《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方案》要求,统筹考虑债务类型、期限结构、财力水平等因素,稳妥化解年度债务,切实防范政府违约风险的发生。全年累计化解债务172489万元,其中:隐性债务化解144342万元,到期债权置换及还本17339万元,政府债券利息4106万元,棚户区贷款利息6702万元。同时,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清理化解拖欠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账款的工作精神,累计安排3635.08万元用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清欠化解工作。
(三)健全管理机制,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推进绩效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有关要求,明确各阶段工作重点,切实推进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二是强化预算执行和刚性约束,公用经费按季度均衡拨付,项目资金按进度审核拨付,重点把好计划关、审批关,有效防控资金安全风险和政策落实风险。三是切实推进财政预决算和部门预决算公开,切实增加预算支出的透明度。积极开展预决算公开工作,对预决算公开主体、公开职责、公开时间等提出具体要求,确保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及时公开,接受社会公众查阅和监督。四是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出管理制度,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借助支付电子化契机,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安全管理水平。五是切实加强财政投资项目评审管理,坚持“不唯减、不唯增、只唯实”的工作理念,严格遵循客观公正的评审原则,力求用数字标准和事实说话,不断提高评审工作质量和效率。六是加大政府采购监管力度,规范政府采购工作程序,努力提高政府采购活动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采购范围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
三、2020年上半年财政运行情况及下半年工作重点
(一)上半年财政运行情况
经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2020示范区一般公共收入预算为26430万元,一般公共支出预算为52017万元。
1.一般公共预算
1-6月,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4049万元,为年初预算的53.2%,同比增长12.5%。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930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29.7%,同比下降26.2%。
1-6月,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9081万元,为年初预算的53.3%,增长13.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643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28%,下降28.8%。1-6月,乡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4968万元,为年初预算的52.8%,增长10.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287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46%,下降7%。
2.政府性基金预算
1-6月,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累计完成15171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55.2%,同比增长605.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14965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59.6%,增长778.4%。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新增转移支付补助增加。
(二)上半年财政运行的主要特点
今年以来,全区财税部门认真落实年初全区工作会议及财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应对国家政策性减税降费和上年同期收入基数较高等不利因素影响,以深入开展综合治税工作为抓手,强化收入组织工作, 较好完成了一季度财政收入“开门红”、上半年“双过半”阶段性目标任务。
虽然今年上半年示范区财政收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随着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效应逐步显现,财政收入后期增长动力不足;同时,随着工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刚性支出持续增加,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等资金保障措施也在不断加大,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三)下半年重点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聚焦重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聚焦打好三大攻坚战,聚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民生改善和资金绩效,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收入征管,提升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大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研判,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目标任务。严格依法组织收入,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二是加大综合治税工作力度,深入完善综合治税工作机制,整合共享财税部门与各行业主管部门的涉税信息,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综合治税的积极性、主动性。三是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学习先进,深入分析,找准症结,破解难题,抓出成效,服务大局,夯实经济税源发展基础。
2.强化预算约束,提高预算执行进度
一是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维护预算严肃性。强化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和分析,加快预算执行进度。进一步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突出民生保障重点,安排新增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支持社会保障和就业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保基本、兜底线,增强“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能力。三是足额安排扶贫专项资金,继续加强扶贫资金监督管理,加快项目资金拨付进度。
3.加强债务监管,守住风险底线
一是严格执行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管理,坚决遏制隐形债务,全面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做好分年度债务化解工作。二是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拨付管理办法,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使用财政国库资金,约束财政资金出借行为,全面清理规范财政暂存、暂付款项,严控增量、化解存量,有效化解财政运行风险。
4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一是建立科学规范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强预算评审结果运用,不断提高项目支出安排的科学性。健全完善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建设,继续加大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动态监控力度,确保财政资金运行安全。三是积极推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按照政策要求,对财政存量资金进行分类处置,对可统筹使用的部分集中用于重大政策性支出。四是进一步做好预决算公开,强化部门公开意识,进一步细化政府预决算公开内容,提高公开效果;完善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机制,使预决算公开贯穿预算管理全过程。
附件:2019年示范区总决算公开表
责任编辑:子站-创想-内容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