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减负作业管理 探索小学分层作业 ——南阳市姜营小学聚焦“双减”作业管理案例
一、案例背景分析:
“减负”不仅是国家、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更应该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随着“双减”和“五项管理”政策出台,“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成为受老师和家长关注的重要话题。“双减”后,是不是作业无需布置?布置又该如何通过作业设计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我校对在教学中实施自助餐式分层作业和创新作业等的可行性和方法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发展学生个性。
二、作业设计的目标:
(一)通过提高课堂效率,减轻作业负担。
(二)通过作业减量、提质、作业诊断,提升学习的质量。
(三)通过创新和素养导向的作业设计,让作业变得更有趣和高效。
三、实施的过程与策略:
(一)“自助餐”式基础分层作业
在分层的前提下,推出自助餐式基础分层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作业的弹性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训练和发展。例如以三年级数学《年 月 日》为例,在学习认识了“年 月 日”之后,设计了自助餐式分层作业:
套餐A:用10分钟时间结合课堂笔记及时复习记忆,熟练说出本节所学的全部知识,然后应用记忆知识完成课时练的基础练习。
套餐B:用20分钟以内时间去整理和背诵,之后完成课时练高效探究导学,对记忆的知识点进行检测。
套餐C:用20分钟以内时间的背诵重点知识点(由教师划出),并书写知识条框,简单画出思维导图,鱼骨图等,避免错别字。
(二)“导演”式提能和拓展作业
传统的作业都是教师设计好习题让学生完成,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让学生自己当一回作业“导演”,自己设计,自己控制,自己安排,而学生对自己“创造”出的习题更感兴趣,练习也更主动投入。例如选择一道与本节课相关的读图习题并完成。(可以从课外书或网上直接下载打印粘贴,也可以从练习过的习题卷上找原题错题)
以上这两项作业,作为养成性作业,一周各进行一次,由教师安排小组长检查以及教师在课前三分钟提问和抽查展示,课后教师对书本背诵和习题作业本相应的位置上写评语批改,作出评价。
(三)实行素养导向作业和创新作业
为了更好地体现作业的功能,在巩固基础知识和提升能力的基础上,更要提倡创新作业设计,体现素养导向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喜欢上做一些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展能力,获得成就感,具体典型案例如下:
(1)制作型作业:学习了六年级语文《竹节人》一课,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创意,运用塑料管、毛笔杆、橡皮管、硬卡纸和竹节制作各种各样的“竹节人”。
(2)图表制作作业:六年级数学用图表的形式,比较分数乘法与分数除法的异同之处,在对比中理清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3)画图作业:每个单元学习之后,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总结,可以利用知识小结、思维导图、鱼骨图,边画边整理。
(4)体验式的作业:六年级语文的《竹节人》,学完之后自己动手制作一个与众不同的“竹节人”、三年级的孩子可以任意选择一个月份,自己制作2022年的日历,都是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学会知识。
(5)创新与改进作业:还以《竹节人》为例,根据课文内容,自己制作了一个“竹节人”,那它该怎样玩?有哪些特别之处?请同学们写一份“制作说明”和“玩法介绍”,让孩子们真正深入文本,不仅学会知识,而且创新地改造,有了新的想法。
(6)课外探究型作业:如一年级在学习《元 角 分》时,布置到超市购物,看一看各种商品的价格,并拿10元钱,看看能买哪几样商品,还能找回多少钱?这个作业比在纸上做几道题,效果要好。
四、效果分析:
传统的作业只所以成为学生的负担,一方面源于重复机械的抄写与演练,另一方面就是缺乏科学性和趣味性。作业设计能够实现作业练习的实效和高效,尊重学生的个性,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允许学生个性化的选择,以少量的作业,展示更丰富的内容,实现“完成多少作业就获得多少乐趣”的良好效果,达到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五、案例反思:
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使学生过早的进行一个心理定位,对优等生当然是一个促进,但对中等生和后进生过于明显的定位在中等和偏下的位置,形成不好的心理暗示,对于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的无法有效调动,所以在不分层的前提下,推出自助餐式基础分层作业、提能和拓展作业以及养导向作业和创新作业,如探究型作业、体验式作业等的完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生成智慧,将行为转变为能力,用这种方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少学生的畏惧作业的心理,用少而精的作业内容,达到最佳的作业效果,提升了作业效能。
责任编辑:子站-创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