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专栏 > 乡村振兴

示范区:兜牢民生底线 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4-03-04 来源:南阳日报客户端 阅读次数: 【字体: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示范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回望2023年,示范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迎难而上,初心不改,始终聚焦民生关切,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乡村振兴发展更有温度。

兜牢民生底线,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民生底线兜得更牢。2023年以来,示范区进一步完善对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的救助保障举措,加强特困人员照料服务,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精准落实。推动乡村两级更加精准、及时、有效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控辍保学、送教上门,将更多残疾儿童纳入特殊教育保障体系,守住特殊群体特殊关爱底线。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2023年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每人每年提高到5280元;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每人每月提高到575元。通过对部分服务项目“增”“提”“调”,群众得到的实惠更多了,福利水平更高了。

筑牢民生之本,就业形势总体改善

示范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始终把群众就业当作乡村振兴领域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

政策应出尽出,就业服务更优。推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免申即享”、落实小额信贷、政府各类资金直接支持就业创业,一系列政策持续发力,以产促就,通过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带动群众就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

紧盯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更强。派出“就业直通车”直达产业园区,成立农民工服务工作组,优化定制不同岗位,针对贫困群众实际情况安排适合的工作岗位。持续落实落细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提高产业和就业帮扶实效,推动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抓好防止返贫监测,落实帮扶措施,增强内生动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深化技能提升,就业质量更高。依托“人人持证、技能河南”行动,加大技工教育培训,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更加注重群众个性化需求,实施“一户一策”,根据群众需求和意愿开展定制化技能培训,加快构建部门协同、系统联动、服务精准、管理科学的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集成政策对就业的牵引力,加力推动就业形势持续好转。

推进共同富裕,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以更大力度推进民生领域改革,让获得感更加充实。示范区瞄准民生领域改革难点、堵点,迈出坚实步伐。

简化医保服务手续、跨省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民生需要,解决困扰人民群众的生活难题,切实做到了“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办民之所需,干民之所盼”。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让幸福感更有保障。示范区积极利用衔接资金,大力完善建设配套产业发展道路、水井灌溉、沿路路灯等项目,既方便了群众出行,又带动了群众就业。今年以来,为应对人口发展新形势,以“一老一幼”为重点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设实施“幸福大院”,保障医保、特困、残疾等多类弱势群体老人能够享受基本养老服务,积极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合理增加城镇学位供给,优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落实覆盖全学段的学生资助。不断健全城乡社会治理体系,让安全感更可持续。积极创新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让群众矛盾诉求解决“只进一扇门”,建立区乡村三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统筹协调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推进矛盾纠纷在基层解决,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逐渐提高,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会治理新格局加快形成。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示范区以重大帮扶措施为抓手,以补齐短板为突破口,坚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任务,聚焦“三落实一巩固”,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精准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


主办: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理委员会 版权所有: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理委员会

Copyright ©2019 Powerde by 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理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豫ICP备19018689号 网站标识码4113000059 电话:0377-61166110

豫公网安备41133202000101号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