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信息公开 > 政策解读

在线访谈 攻坚克难挑大梁 逆势而上作示范

时间:2024-03-11 来源:

攻坚克难挑大梁 逆势而上作示范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走进南阳市政府门户网站2024年在线访谈栏目。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高增伟。高主任,您好。请您谈谈你们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

高增伟: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是我市建设副中心城市攻坚突破的奋进之年,也是示范区由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向以项目建设和产业落地转变的关键之年。

综合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总基调,我们今年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及中央、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委“两个确保”“十大战略”“十大建设”,紧紧围绕市委“三区一中心一高地”发展定位和“一二三六十”工作布局,突出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围绕产业发展和城市更新提质“两条主线”,强力实施观念能力作风大提升、产业强基增效、重大项目攻坚、招商引资赋能、产业园区提升、市场主体培强、城市更新提质、乡村振兴提效、民生改善升级“九大行动”,统筹做好安全生产、污染防治、风险化解、信访维稳、综治平安“五大保障”,整体工作争先进,单项工作创一流,着力将示范区建设成为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增长极、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行区、产城融合示范区、数字经济引领区,为建强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做出示范区应有贡献。

主持人:围绕工作总体思路,请您简要谈谈今年工作的具体安排?

高增伟:围绕经济发展目标和“拼经济、拼发展”的要求,在具体工作中,今年要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实施观念能力作风大提升行动。示范区当前的发展阶段、面临的任务、承担的使命,迫切需要一大批观念先进、能力超强、作风过硬的党员干部去推动、去解难、去突破、去提速。明年,要持续开展“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推动全区党员干部践行“24字行为准则”,以赶早心态、提速姿态、拼争状态,坚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一要在对标中转观念。先进地区,眼光超前,理念先进,他们善于把握大势,抢风口、抓政策、推项目、优服务,明年,我们要组织党员干部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到与我们同等条件但率先领跑的地区学习考察,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冲击和洗礼,着力对标看齐、追赶超越。二要在学习中提能力。着力实施“干部能力素质锻造工程”,要通过专家辅导、举办培训班、学习竞赛等多种形式,高端借智,强化对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招商引资、资本运作、城市建设、政策研究等方面的能力素质,培育专家型干部,全面增强驾驭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三要在比拼中转作风。深入开展“效能建设提升行动”,认真执行“13710”工作制度,大力推行闭环责任链工作法,深入开展躺平式干部和副局长、科长等“中梗阻”现象集中整治。充分利用好督查督办、追责问责机制作用,使抓落实成为各级干部的自觉行动。

明年,市里要组织开展“比观念拼胆识、比能力拼招数、比责任拼担当、比服务拼效能、比贡献拼业绩“五比五拼”活动,我们要比照市里的作法,也要深入开展这项活动,真正在比拼中充分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二)实施产业强基增效行动。我们把明年确定为“产业强基行动年”,要通过开展“产业强基行动年”活动,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向产业发展的战略性转移提供有力支撑。

立足未来新兴产业,要进一步明确明年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一是以“两业融合,产城融合”为发展方向,着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二是以“133”产业工程为发展目标,到“十四五”末要力争打造一个百亿级总部经济产业集群,形成3个50亿级产业,3个20-30亿级产业,在三年期间,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翻一番,达到4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制造业比重翻一番,达到50%以上。三是以“一区N园,三轴支撑,四极驱动”的空间载体,实现现代服务业开发区争先进位,在3年内建设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数字光电、创业创新孵化、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绿色食品、智慧物流等若干个产业园区,着力打造三个产业驱动轴(沿东环路纵向的先进制造业驱动轴,沿鼎盛大道横向的先进服务业驱动轴,沿白河的文旅康养生态经济带)。聚力形成四个产业增长极(北部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增长极,南部智慧物流和绿色食品产业增长极,中部总部经济和中介服务产业增长极,东部先进制造业产业增长极)。四是以“3+3”现代产业体系为发展路径,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首要任务、数字经济为引领、总部经济为核心、创新孵化为动力,着力发展中介服务、智慧物流、文旅康养3个现代服务业产业,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智能制造3个先进制造业产业。

就近期来说,就是要着力做大做强现有产业项目,助推在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数字经济方面,加快推进中原数谷、中科算力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如万邦物流、海富电商、仙草艾业、蓝天能源等打造一体化数字平台,依托理工学院,鼓励支持枣林街道建设直播电商基地。总部经济方面,加快功能性总部经济企业入驻现代服务业开发区,积极服务好油田总部、蓝天能源总部等本土大型总部企业,着力在金融街、院士小镇等区域招引金融类以及创意类总部企业。现代服务产业方面,要以现代服务业开发区为依托,重点发展科技服务、供应链服务、金融服务、法律服务等中介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以菜鸟物流、京东物流、申通物流、中通物流等物流企业为招商重点,形成物流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白河湾国际康养产业基地,依托世界月季大观园发展花卉生态产业。先进制造业方面,重点发展医药和绿色食品产业,培育壮大以久康、九鼎为龙头的医疗器械制造产业,以仙草、绿莹为龙头的艾草产业,延长并完善现有中医药产业及艾草产业产业链;加快推进仲景食品、伊鸿食品、牛匠食品等食品项目建设,聚焦聚力绿色食品产业。

(三)实施重大项目攻坚行动。要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持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要重点强化三个方面工作:一要抓项目谋划。持续实施“百个千亿投资计划”,除已谋划上报的总投资221.66亿元的14个省重点项目、总投资228.47亿元的50个市重点项目外,再谋划60个左右项目,力争总数超过100个,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全年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项目个数、投资体量较2023年均增长30%以上。二要抓建设提速。实施“重点项目建设攻坚”,着力加快白河湾国际康养城、智慧物流职业学院、淯阳坊、仲景食品、邮件分拣中心、海富电商、仙草艾产业园、名人馆、新华书店文创综合体、工人文化宫、中原数谷科技园、健康之都城市商业综合体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真正形成塔吊林立的大建设局面。河南国医学院一期、仲景食品(一期)、海富电商、刘太营棚户区改造等项目要如期建成投用。三要抓要素保障。要加强土地保障。建立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机制,优先安排重大项目用地指标,推动重大项目尽快落地。2024年收储土地不低于3000亩,全力保障18个重大项目用地需求。要做好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及政府债券资金,做好今年1万亿特别国债及明年提前批次2.7万亿专项债项目资金申报工作。进一步做强淯水新城投融资平台,在AA资质基础上,积极向AA+迈进,2024年要新增银行授信25亿元,上报债券融资10亿元,通过多方融资,为项目落地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要做好服务保障。深化和落实重点项目领导分包制度、专班推进制度等,推行“周碰头、月通报、季考评”的工作机制,形成领导挂帅、部门协同、分级推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高效闭环服务。

(四)实施招商引资赋能行动。围绕主导产业,强力实施“重点项目招商攻坚”。一是以产业链为依托,强链补链。特别是聚焦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和现代服务业产业链,精准发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大力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上下游配套企业,招引一批突破性、带动性、示范性强的项目。二是以本地企业为依托,以商招商。依托河南厚疆实业、仲景食品、伟业控股等行业领军企业,深耕智慧物流、食品加工、文旅康养等产业链。如:围绕中科算力网招引数字经济企业;围绕九鼎、久康等招引中医药产业;围绕泰祥汽车城、迎宾大道4S店招引汽车销售企业;围绕万邦、海富等招引冷链物流企业等。三是以产业园为依托,筑巢引凤。依托南阳站、翟庄站、双铺站3个高速口,科学规划布局物流产业园区,引进培育5A级物流企业,吸引冷链物流、快递、中药材批发、汽车交易等现代物流业入驻。四是以五大战区为依托,招大引强。积极承接重点区域产业转移,着力引进位于产业中高端、带动力强的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五是以平台为依托,资本招商。强化与平台公司联动招商,实施“基金+园区”“基金+产业”招商模式,以政策吸引、资本加持、服务配套,推动优势产业快速发展。2024年至少要招引10个亿元以上项目,合同引资额80亿元,力争突破100亿元。

(五)实施产业园区提升行动。实施以服代服务业开发区培育壮大为核心、七个产业园区建设为辅助的园区提升行动。一是强化现代服务业开发区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作用。抓好招引“新企业”入驻和加强“老企业”培育,促进开发区产业、人才、资金集聚,推动经济体量快速提升。深化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推行“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逐步实现开发区运行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2024年,力争实现开发区入驻企业达到800家、规上企业20家、在全省服务业开发区考评中进入第一方阵的目标,推动晋升一星级开发区。二要推进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园、智能物流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数字光电产业园、云创孵化产业园、智慧物流产业园、绿色食品产业园七大产业园区建设。高标准做好园区空间规划、产业链布局。抓好业态引入、管理和培育。力争2024年内初步建成具有较强公共服务配套能力的低成本园区,以高质量园区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六)实施市场主体培强行动。坚持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培优育强企业、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支持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2024年,要力争新培育四上企业40家。一是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流程,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升助企帮扶专业能力,优化要素保障和服务供给。到2024年底,基本实现“六最”营商环境目标,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实现全覆盖,95%以上的涉企事项全程网办,营商环境进入全市第一方阵。二是要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上下游协同配套、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贯通的优势产业集群,全力壮大规上企业阵容。推动仲景食品、仙草艾产业园、中原数谷、九鼎数码科技、海富电商等项目按期投产,尽快实现上规入统。三是要全力做强重点产业链。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实施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抓紧抓实“链长制”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链长”统筹指导和“链主”引领带动作用,集中打造8条标志性产业链,培育“链主”企业,全面加强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深层次参与全市产业链生态体系建设,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七)实施城市更新提质行动。一是抓规划编制。按照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要求,提前谋划全域168平方公里规划全覆盖。深化现代服务业开发区2.2平方公里各类规划编制,形成总规、控规、专项规划、城市设计全覆盖。二是抓片区开发。深入推进仲景康养、盆窑李八庙等七个片区开发,要以白河大道全线贯通为契机,自南向北形成以淯阳坊、名人馆、健康之都城市商业综合体、新华书店文创综合体、工人文化宫、白河湾国际康养城、智慧物联学院等项目为主的相互串联、蓬勃建设局面。全年实施项目32个,要完成投资59亿元。三是抓基础建设。新开工总投资11.3亿元的长江路北延、白河大道北延、康泰路、玉皇庙路等9条道路建设,推进总长12.4公里的市政管网、燃气管网、供水管网建设;高标准完成白河大道、珠江路2条道路绿化工作,新建片林2处、游园3个(蓝天游园、汇隆游园、尚德公园)。四是抓民生改善。加快总投资15亿元的3个棚户区改造,全年完成投资3.4亿元;加快推进总投资3.5亿元的2个保障性租赁房和26个老旧小区改造。溧河家园、新大地、兴达珑府等项目要如期建成投用;溧河店、冉营、枣林城中村改造项目要如期交房。

(八)实施乡村振兴提效行动。要重点办好两件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一是推进乡村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9000亩,总规模达到4.18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投入4.43亿元,着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小而美”农村。二是加快农村产业转型。按照“南菌果、中花卉、北中草药”的农村产业发展思路,在南部区域,培育发展林果产业,形成年产菌菇、果蔬3000吨的生产能力;中部区域,大力发展月季产业,形成年产450万株,年产值1000万元的规模;北部区域,培育发展中草药产业,尤其要加快总投资5400万元,占地200亩的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九)实施民生改善升级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衣食住行教医保”等现实问题,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真正把实事办好、难事办成。2024年要确保河南国医学院如期实现招生,市中心医院新院区如期运营。推行集团化办学,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确保一本上线人数、985、211院校录取人数再创新高。加强养老体系建设,明年要建成1个区级敬老院、2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通过公建民营、共建民营等模式,实现养老服务市场化运作。要按照“三管三必须”的要求,统筹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要深化“三零”平安村(社区)建设,健全基层治理体系,着力抓好社会治安、信访维稳等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要统筹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做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做好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工作。

主持人:实现示范区“保8争9”目标,在工作中有哪些保障措施?

高增伟:要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尽力到最大极限,努力到无能为力,奋斗到创造奇迹!

(一)强化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各领域、全过程,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做好经济工作。要持续深入抓好基层基础,抓班子、带队伍,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相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持续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一要强化政治统领。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和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常效化,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引领各级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要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巩固“五星”支部创建成效,扩大“五星”支部创建成果,深入实施全域党建深化拓展行动,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三要持之以恒推进清廉示范区建设。要持续推进清明政治引领、清廉政府提质、清正干部塑造、清朗社会构建、廉洁文化润心“五大工程”。严厉查处落实“两个责任”不力行为,一体推进“三不腐”,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三)转变作风,提升效能。要通过深入开展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持续强化“四个意识”。一要树立大局意识。凡事要站在区党工委、管委会工作的大局上去思考问题、推进工作,站在为党工委、管委会分忧的角度去化解难题、部署推进,保证工作不掉队、不跑偏,全区上下拧成一股绳,合力把工作干好。二要树立争先意识。凡事都要追求一流、争当先进,要让那些凡事过得去、差不多,甚至“躺平式”干部没有出路;让那些激情创业、奋勇争先的同志道路越走越宽。三要树立协作意识。示范区人员少,机构不健全,这是客观事实,但这不是干不好工作的理由。大家一定要树立协作意识,一些工作,涉及多个部门,甚至涉及多个分管领导,大家一定要站在讲大局的高度,主动牵头、积极参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够干出彩。四要树立担当意识。职责,职责,有“职”就有“责”,这个“责”,不仅是责任,甚至是风险、是挑战,面对风险和挑战,我们必须敢于扛大旗,敢当主心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把“争第一、创一流、拼发展”变为可能。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干部队伍优化和干部培养,要树立“有为者有位,无为者让位”和“能者上,庸者下”的鲜明选人用人导向,以实绩论英雄,看政绩用干部。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充分激发干部担当作为和创业创新的积极性。要进一步配齐配强干部,逐步解决好岗位与编制不符的问题,让大家安心工作、专心工作、干好工作。

(五)强化机制体制建设。没规矩不成方圆。要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让大家在规矩中开展工作,做到遵守制度、敬畏规矩。今年要着力健全和落实好四项工作制度。一是专班负责制。新设重大项目推进中心,组建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工作专班,明确分包领导,定期观摩讲评晾晒,奖优罚劣。二是定期亮评制。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实行周碰头、月例会、季讲评工作机制,定期听取汇报,定期排队亮晒,定期讲评总结,把压力传导给每一名领导、每一名同志、每一个专班。三是招商考评制。对各有招商任务的单位,明确任务、明确责任,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考评、年终一总评,并与绩效发放、评优评先挂钩。四是奖惩激励制。区组织部门要制定出台绩效考评办法,对取得市级及以上先进位次,创出先进经验的单位,大力表彰,在人员晋升、工作经费、年终奖励等方面给予大力倾斜;对工作质效平平,位次靠后的单位,不仅要通报批评,要在人员晋升、奖励发放上,严格设限,充分调动各级各单位和党员干部争先创优的积极性。

主持人:听完高主任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示范区的发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示范区今年的工作也充满了期待,时间关系,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谢谢高主任的参与,感谢各位网友关注!



     来源:南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责任编辑:徐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