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点领域公开 > 疫情防控

警惕!猴痘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

时间:2025-02-19 来源: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一期猴痘疫情报告显示,由猴痘病毒Ib分支引起的疫情持续蔓延,多个国家出现旅行相关病例。
根据世卫组织13日发布的猴痘疫情报告,截至去年年底,全球范围内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124753例确诊病例,死亡病例为272例。

报告显示,截至2月2日,由猴痘病毒Ib分支引起的疫情主要集中在刚果(金)、布隆迪和乌干达,自2023年9月以来,猴痘病毒Ib分支已在刚果(金)的8个省份被发现。在非洲,布隆迪、肯尼亚、卢旺达、乌干达和赞比亚已报告社区传播,津巴布韦已报告旅行相关病例。


报告数据还显示,非洲以外有13个国家报告了38例感染猴痘病毒Ib分支的病例,尚未报告相关的死亡病例。其中,阿联酋2月7日报告首例因猴痘病毒Ib分支引起的病例,该病例近期有乌干达旅行史,而其他国家报告的病例中7例有阿联酋旅行史,世卫组织认为阿联酋可能出现社区传播。



什么是猴痘?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病毒存在分支I和分支II两种毒株类型,其中分支I毒株的临床严重程度更高,病死率可达10%。


感染猴痘的临床表现?


感染猴痘病毒后,5~21天会出现临床症状,大多数为6~13天。发病早期会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前驱症状。皮疹是最为常见的症状,出疹前可出现发热、头痛、乏力、淋巴结肿大等。皮疹多见于面部和四肢,也可出现在口腔、肛门、生殖器等部位,肛门皮疹易引起细菌感染,出现脓肿、溃疡后影响排便。

警惕!猴痘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

皮疹表现

图片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猴痘病毒的传播途径


1.病毒可通过微小皮肤破损、呼吸道或粘膜(口、鼻或眼)进入人体。
2.与病例、感染动物直接接触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如接触病变、体液和受污染的物品(如床上用品、衣服或食具)。
3.也可通过长时间、近距离吸入感染者的飞沫或飞沫核、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
4.目前我国主要是以男男性行为特殊人群传播途径为主。


如何预防猴痘?


1近期出境人员

提前了解目的地国家(地区)猴痘疫情信息,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与当地野生动物接触,避免与猴痘患者或有可疑症状者密切接触;遵守国家出入境管理相关规定,配合做好出入境检疫检测。

2近期入境人员

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地区)的人员,如接触过猴痘患者或出现发热、头痛、背痛、肌痛、淋巴结肿大、皮疹和黏膜疹等症状,入境时应主动向海关申报,配合海关工作人员按规定程序落实医学检疫措施。入境后21天内应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或皮疹等猴痘样症状,应主动就医。

3在日常生活工作中

做好个人卫生,例如手部卫生,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积极了解猴痘防控知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减少高危行为,降低传播风险。


健康科普

来源 | 广西疾控、新华社、中国疾控中心(文中图片来源于转载文章,非商业用途,仅用作公益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徐斐